新闻动态
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新闻动态 > 新闻动态

新闻动态

陶溪川畔启新篇,军训励志向未来!
发布时间:2025-09-02 浏览次数:22

     金秋九月,丹桂初绽。2025年9月2日上午8:30,景德镇陶溪川职业学校操场上,2025级新生们统一着装,精神抖擞地列队集结,开学典礼暨军训动员大会在此隆重举行。

    景德镇艺术职业大学副校长、陶溪川职业学校理事长赵文国,景德镇陶溪川职业学校校长徐志强,景德镇艺术职业大学陶瓷工艺学院院长徐辉,景德镇艺术职业大学商务贸易学院院长旷天伟,军训总教官、浮梁县人武部刘华平,景德镇陶溪川职业学校学工处副主任李建龙,景德镇陶溪川职业学校综合办副主任沈文豪莅临大会。全体教师与新生参加。

国歌响 红旗飘
    随着军训教官一声令下,整齐划一的队伍整理拉开大会序幕。新生们目光坚定、姿态挺拔,以昂扬的精神面貌迎接全新的校园生活。随后,全场肃立,升国旗、奏唱国歌,鲜艳的五星红旗在晨风中冉冉升起,爱国情怀在每个人心中激荡。
寄期望 共前行

    学校理事长赵文国在动员讲话中,深情回顾了学校的发展脉络。他提到,景德镇艺术职业大学根植江西、辐射全国,面向行业产业的高端领域,培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。学校以应用艺术为特色,艺术与科技相融合,现有2万余名在校生的规模;而陶溪川职业学校作为其孵化的中职校,依托陶文旅集团支持,聚焦智能制造、现代服务等领域,构建起中高职贯通的“文化+技能”双轨育人体系。

    在展示国际化办学、产教融合、人才培养的丰硕成果后,理事长赵文国明确了未来“强化内涵、扩规优业、深化产教、推进国际”的四大发展方向,并勉励新生们以军训为起点,将坚韧与担当转化为求学动力,在“技能就业+学历提升”的通道上实现梦想。

    随后。校长徐志强向2025级新生表示热烈欢迎,向军训教官致以崇高敬意。他强调,军训是新生的“开学第一课”,不仅能练就顽强意志、培养团结精神,更能塑造自律习惯,这些都是未来职业发展的重要素养。

    同时,徐校长对新生提出四点要求:严守纪律、服从指挥;规范言行、展现风貌;注重安全、关爱自己;严于律己、精益求精。他希望同学们以军人标准要求自己,在军训中收获成长,为后续的专业学习打下坚实基础。

    教官代表周向民承诺,将严格按照训练标准,科学施训、耐心指导,帮助新生们锤炼意志、提升素质,圆满完成军训任务。他表示,军训期间将既当“严师”,以规范的动作、严明的纪律帮助新生养成良好习惯;也当“益友”,关注大家的身体与心理状态,让军训成为一段既难忘又充实的成长经历。

    教师代表熊甜娜则表示老师们将以最饱满的热情、最专业的态度,陪伴同学们走过这段青春旅程。也期待在军训结束后,看到更坚韧、更自律的同学们,在课堂上、在实训室里,大家一起以匠心筑梦,以技能逐光!

    新生代表王竞苑表达了对校园生活的憧憬,她说:“站在陶溪川职业学校的操场上,我既为即将到来的军训感到紧张,更对未来的学习充满期待。我们会以军训为起点,不怕苦、不怕累,把军人的纪律与意志融入日常,在技能学习中传承文化,在专业实训中提升本领,不辜负学校与家长的期望!”

表决心 军训启

    大会最后,授旗仪式正式举行。校长徐志强将象征责任与使命的军训营旗郑重交予教官代表,接过旗帜的瞬间,教官们振臂挥舞,新生们掌声雷动,2025级新生军训正式启航!

    当大会的最后一声指令落下,景德镇陶溪川职业学校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暨军训动员大会圆满落幕,但属于新生们的校园故事才刚刚翻开扉页。

    操场上的国旗仍在飘扬,教官的指令还在耳畔回响,校长的嘱托、老师的期盼、同伴的誓言,都将化作新生们前行的力量。未来几天,他们将在烈日下站军姿、练队列,在汗水中磨意志、强作风——军训的每一次坚持,都是对“坚韧”二字的生动诠释;每一次协作,都是对“团结”精神的深刻体悟;每一次自律,都是对“成长”最好的铺垫。

    而军训之后,更广阔的校园天地在等待着他们:是画室里与颜料的对话,是智能制造车间里代码与机器的共鸣,是现代服务课堂上理论与实践的融合……学校搭建的“中高职贯通”桥梁、“产教融合”平台、“国际合作”通道,将为他们的“技能梦”“大学梦”“职业梦”插上翅膀。

    愿2025级陶溪川职校学子,以此次大会为起点,将军训中收获的意志与品格,转化为未来学习技能的恒心、钻研专业的匠心;将校园里汲取的知识与力量,转化为服务产业的担当、助力区域发展的本领。在陶溪川职业学校这个浸润着文化与创新的校园里,以青春为笔,以技能为墨,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,绽放属于职业教育的独特光芒!

稿源:学工处

一审一校:余   未

二审二校:李建龙 

三审三校:徐志强


Copyright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. 景德镇陶溪川职业学校  赣ICP备2023001635号-1 赣公安.png赣公网安备100000006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