党团工作
主题活动
为了让我校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,缅怀革命先烈,激发热爱祖国、珍惜幸福生活的情感。在清明节来临之际,我校前往浮梁县革命烈士陵园开展了“清明祭英烈,共筑中华魂”的主题活动。
上午8:30,在徐厚民书记和文秋红校长的带领下,大家井然有序地来到烈士纪念碑下。
党员教师钱哲灵宣布活动正式开始。
首先,大家奏唱国歌。国歌,是国家之歌、信仰之歌,是中国人的心灵之歌!心有爱国志,唱出大责任!清明追思,家国永念!
全体人员脱帽肃立,默哀三分钟。
默哀结束后,学生代表杨卫明发言:“今天我们在这里缅怀革命烈士,就是要从他们身上汲取伟大的精神力量,把他们不怕困难、不畏艰险、英勇献身的精神,转化为锐意进取、认真学习的实际行动!我们也要用我们的知识,让中国站得更稳更高!”是的,清明追思,总会令人感恩先人为子孙后辈的奉献与付出。但更重要的是,我们要沿着革命先烈不懈奋斗的历史足迹,继续奋进新征程,建功新时代!
而后,徐厚民书记做了总结性发言,让全体师生对这次祭扫活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与体会:“缅怀先烈的丰功伟绩,憧憬着美好的将来,我们要从增进爱国情感做起,从确立远大理想做起,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,从提高基本素质做起,从点点滴滴做起,从现在做起!珍惜当下,发奋学习,顽强拼搏,立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!”
今天,最好的“思时之敬”便是激扬崇敬赓续之情、激活踔厉奋发之意,于家国情怀中凝聚心力地去开启新的筑梦之旅。
紧接着,全体师生进行了庄重的宣誓:“我们一定要向烈士学习,像他们一样热爱祖国,忠于党,忠于人民,努力学习,刻苦钻研,团结同学,乐于助人,以英勇无畏的精神风貌和崇高的思想境界,干一行,爱一行,勇于探索,敢于创新,时刻准备着,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!”每一句誓言都代表着陶溪川职校教师与学子的坚定决心!
最后,全体师生绕烈士纪念碑一周,并献上了亲手做的花朵,以此来缅怀和寄托哀思。
(沉重缅怀的同学们)
另,为深化“感恩”教育与革命传统教育,激发并升华同学们的爱国情感,我校王一凡老师、黄欣悦老师以及李伟老师,在这样特殊的时刻里,给同学们带来了别开生面的一堂课。
黄欣悦老师为同学们剖析了《义勇军进行曲》背后的深刻含义,通过讲解曲调的变化,帮助同学们唱出心中那份作为中国人的骄傲与自豪!《义勇军进行曲》告诉全中国:中华人民用血肉之躯筑起了民族新的希望!
王一凡老师携董佳馨同学、余菲鹏同学为大家诵读了来自革命烈士刘志然的三封家书。字里行间既饱含对亲人的思念之情,更体现出家国情怀和民族大义!他们何尝不是渴望天伦之乐的普通人,只是,他们更愿成为破晓前的先导!
最后,李伟老师从艺术的角度给同学们分析了烈士陵园的设计理念,让同学们更能感受到“红色”的非凡意义!
“纪念馆采用的是徽派建筑风格,对称式的结构显得庄重严肃;两边的松柏,苍翠挺拔,郁郁葱葱,代表着革命英烈在此安魂,生命以另一种形式在绽放。松树柏树生命力顽强,四季常青,它们就像我们的革命烈士的精神品格一样,坚韧刚毅,流芳百世。陈毅元帅写诗:大雪压青松,轻松挺且直。还有苍松翠柏埋忠骨,万古长青英烈魂。烈士的革命精神和品格正如松柏一样,万古长青,在一代又一代人之间薪火相传,永续传承。”
万千中骨,万千热血。以灼热的信仰信念,炽烈的家国情怀,书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!
参观烈士纪念馆
在刘亦心同学的讲解引领下,同学们参观了陵园内的纪念馆,看到了许多长征时用过的物件,了解了更多革命烈士的故事。
(馆内部分革命时期的物件)
清明哀思,是对新时代的憧憬。生在新时代,长在新时代的我们是幸运的。我们应该铭记先烈先辈们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之精神奋斗,以“为中华崛起而读书”,激励自己,传承红色基因,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,让中华民族血脉相传,文明永续!